2015年8月29日 星期六

【大人物.小歷史】〔理想與現實之間.威爾遜〕


【大人物.小歷史】〔理想與現實之間.威爾遜〕


威爾遜(Woodrow Wilson, 1856-1924)出生於美國維珍尼亞州史丹頓(Staunton, Virginia)的牧師家庭,從小已熱愛政治與歷史。他以29歲之齡取得歷史與政治科學博士學位(Ph.D,這令他成為目前唯一擁有博士學位的美國總統),並於30歲開始在大學任教,同時寫作及發表一系列有關政治研究的學術著作。



1910年,威爾遜辭任普林斯頓大學校長投身政界,隨即當選新澤西州州長。1912年,威爾遜更藉共和黨內部分歧,作為民主黨候選人勝出總統大選。就任美國總統(第28任)後,威爾遜對內落實建立聯邦儲備系統(Federal Reserve System),以穩定及監督銀行體系;對外奉行中立政策,致力避免美國捲入一次大戰,同時多次出訪歐洲呼籲停戰(當然,參戰國並沒有理會)。
1916年,威爾遜以「帶領國民遠離戰爭」為口號成功連任。然而,德國於1917年初復行無限制潛艇戰爭(unrestricted submarine warfare),令情況出現變化。至芝邁曼電報(Zimmermann Telegram,德國向墨西哥發出秘密電報,誘使對方向美國宣戰)的內容被公開後,美國國內反德情緒高漲,更令威爾遜決定改變外交策略。同年4月,美國國會通過對德宣戰議案,美國正式參戰。


美國的參戰打破了戰爭僵局,勝利的天秤逐步向協約國傾斜。1918年初,威爾遜發表其著名的「十四項建議」(the Fourteen Points),視之為戰後重建與維持長久和平的藍圖。在同盟國相繼投降後,巴黎和會(Paris Peace Conference)於1919年召開,威爾遜成為了主導和會決策的三巨頭(Big Three)之一。
和會舉行期間,威爾遜力主創建國際聯盟(League of Nations),並希望較寬容地處理戰敗國,以免播下復仇種子,卻觸發他與法國代表克里孟梭(Clemenceau,主張嚴懲德國)之間的多次爭執。最終,威爾遜只能作出讓步,德國被迫簽訂苛刻的《凡爾賽條約》(Treaty of Versailles),「十四項建議」亦未能全面落實。


1919年6月,《國際聯盟憲章》(Covenant of the League)簽署,威爾遜積極走訪美國各地發表演說,爭取人民支持國家加入國聯。不過,緊密行程及與參議院的爭論最終令威爾遜出現嚴重中風,左半身完全癱瘓,近乎喪失工作能力。
1919年12月,威爾遜獲頒諾貝爾和平獎。可是,美國國會卻在次年1月否決接納《凡爾賽條約》及加入國聯。1921年,威爾遜離任總統之職,三年後病逝。不少批評者認為威爾遜的和平外交理念與手腕是理想主義,支持者則認為其主張縱然有不少缺陷,但仍為推動國際和平合作作出重大的貢獻。



歷史匯社FACEBOOK專頁,煩請大家前往按個「讚」啊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